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惊悚推理 > 宋慈洗冤笔记4(出书版) > 宋慈洗冤笔记4(出书版) 第11节
  吴大六不知道这人在做什么,忽然两只带血的手出现在他的眼前。那两只手各抓了一只鞋子,蘸了蘸地上的鲜血,换在了自己的双脚上。吴大六看得清楚,那两只手中的右手,末尾二指已断,只用剩余的三指,依然将鞋子抓得很稳。行凶之人将这双沾染血的鞋子穿上后,一步步地走到窗边,似乎是在故意留下带血的鞋印。随着房中一格格光影又一次移动,光线再一次一明一暗,那双脚彻底消失在了窗边……
  此时回想起当年的一切,吴大六的心仍不免一阵狂跳,脸色也有些发白。宋慈推想他入房行窃,目睹行凶,这的确没有错,但他不是躲进了衣橱,而是躲在床底下,躲入衣橱的则是行凶之人。
  “你怎么了?”吴此仁见吴大六整个人愣住了,推了推吴大六的肩膀。
  吴大六回过神来,想了想,道:“这姓宋的查起案来,是出了名的一根筋。上次我被他抓入牢狱,若非那姓元的提刑通融,我怕是至今还没出来。你我偷盗锦绣客舍的事,与这姓宋的爹娘的案子有关,只怕他不查到底,便不会收手。”
  吴此仁见吴大六脸色发白,道:“你一向胆大如斗,何时见你怕过?姓宋的是推想出你我偷盗,可那又怎样?他若是贪官污吏,我倒要惧他三分,可他被称作什么青天好官,这种人查案最讲究证据,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事早就没了证据,只要你我死也不承认,他终归拿你我没有法子。你口风紧一点,别因为害怕,便把当年的事抖搂出去。”话音一转,“眼下之急,是把贾福拿走的钱财弄回来。贾福这狗东西,真是会挑时候,刚才姓宋的在场,我怕他抖出昨晚的事,才把钱财分给了他。那老不死的能交出这笔钱财,都是你我出的力,岂能便宜了他贾福?”
  前些日子吴大六去青楼吃酒时,偶遇了贾福,见其打赏陪酒的角妓,出手还挺阔,便有意与之结识。两人一来二去地喝了几场花酒,便算相熟了。到了正月十四那晚,贾福在青楼喝得大醉,神色很是愁怨,不住口地唉声叹气。吴大六问贾福为何犯愁,贾福酒后口无遮拦,便向吴大六透露了家底,说自己七八岁时被一个姓贾的老头收养,这贾老头租住在城北报恩坊,一直不事生产,却总能拿出钱来,他好几次问过贾老头哪来的钱,贾老头却只是笑笑,从不肯透露究竟。
  有一回贾老头生了重病,似乎怕自己挺不过去,便对贾福交了底,说自己过去在宫里当差,得了不少打赏,这些年都靠这笔钱财过活。贾福问这笔钱财在何处,贾老头只说藏了起来,但具体藏在何处,却不肯说。贾老头年纪已大,收养贾福,无非是想留个名义上的香火,盼着自己年老之时,能有个儿子照顾自己,为自己送终。然而贾福一天天长大,却学会了吃喝嫖赌,尤其爱去青楼厮混,一点也不成器,眼看着这个儿子越来越不待见自己,贾老头这才故意透露自己私藏了一大笔钱财,还说打算将这笔钱财留给贾福,足够贾福花销一辈子,但又不说出藏在何处,好让这个儿子看在这一大笔钱财的分上,能好好地给他送终。
  自从得知了这一大笔钱财的存在,贾福对贾老头的态度的确好转了不少,但在其内心深处,实则盼着贾老头快点死,死前看在他用心照顾的分上,能把这笔钱财的下落告诉他。然而贾老头不仅挺过了那场重病,还一天天地越活越精神,贾福看在眼里,烦在心头。他背着贾老头把家里寻了个遍,没找到那笔钱财,心里愈加烦躁。就在这时,他结识了吴大六,并在酒后将这些事告诉了对方。
  吴大六接近贾福本就没安什么好心,立刻便打起了这笔钱财的主意。当晚他与贾福在街边不欢而散,转头便去仁慈裘皮铺找到了吴此仁。他与吴此仁相识已久,早年一起干过不少偷鸡摸狗的勾当,但最近几年,吴此仁来了个金盆洗手,开起了裘皮铺,做起了正当营生,与他之间来往渐少。他对吴此仁说,贾老头有一大笔钱财,多到足够花销一辈子,想让吴此仁与他再次联手,将这笔钱财夺过来,到时两人平分。吴此仁原本不想再干这种勾当,但今年这个正月,裘皮生意突然不如往年好做,他年前就订下的一批裘皮,眼看又要运到,到时又得付一大笔钱,手头正有些紧,最终被吴大六说动。他说这是最后一次,这一次干过之后,就当两人从不认识,让吴大六再也不要来找他。
  吴大六拉拢吴此仁后,隔天便去向贾福赔礼道歉,还说自己有法子,能让贾老头把这笔钱财拿出来。贾福问是什么法子,吴大六便领着贾福去见了吴此仁,说他二人可以与贾福联手演一出戏,假装贾福欠了他二人一大笔赌债,他二人上门讨债,各种威逼恐吓,总之要逼贾老头拿出钱来了事。只不过事成之后,他二人要从这笔钱财里分走一半。
  贾福觉得这个法子甚好,但提出三七分成,他拿走七成,剩余的三成留给吴大六和吴此仁。吴大六和吴此仁不大情愿,仍要求对半分。贾福便说贾老头迟早会死,这笔钱早晚是他的,不肯按他说的来分成,那么这出戏就不必演了,大不了他再多等几年。
  吴大六和吴此仁生怕贾福反悔,于是答应了下来。其实他二人根本不在乎怎么分成,只因从一开始,便没打算将这笔钱财分给贾福。这场上门讨债的好戏定在了昨晚。吴此仁和吴大六气势汹汹地去到贾福家中,以贾福欠下巨额赌债为由,逼着贾福还钱,为了演得逼真,把贾福抓了起来,真拳实脚地打了一顿,还拿出刀子威胁,贾福更是哭着跪地讨饶。贾老头阻止不得,最终回到卧室,取出了一些金银,用来替贾福还债。吴大六和吴此仁见状,知道贾老头的钱财就藏在卧室里,冲入卧室一通翻找,最终在床底下的最里侧,发现了一块活动的地砖,在地砖下找到了一个埋起来的罐子,里面装满了各种金银珠玉。吴大六和吴此仁不由分说,将床挪开,挖出那个罐子要带走,贾老头自然是拼命拦阻。吴此仁恼怒之下,一脚将贾老头踹翻在地,这一脚用力太狠,直踹得贾老头半死不活,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这一罐金银珠玉弄到了手,按吴大六和吴此仁的本意,是准备来个假戏真做,到时候一口咬定贾福的欠债是真的,独吞了这笔钱财。他二人让贾福先留在家中看着贾老头,别让贾老头报官,等将这些金银珠玉都换成了钱,再与贾福分成。哪知贾福对他二人不信任,转过天便找上门来索要钱财,又正好遇到宋慈上门查案,吴此仁怕贾福闹起来会节外生枝,这才如约将七成金银珠玉分给了贾福。
  此时吴此仁和吴大六一合计,觉得主意是他二人出的,力气也是他二人出的,到头来却是贾福拿大头,真是岂有此理。吴此仁虽是最后一次做这等勾当,但这样的亏他可不吃,吴大六自然也不愿便宜了贾福,无论如何,他们二人都要把贾福拿走的钱财再夺回来。
  第七章 被典当的凶器
  吴此仁和吴大六关起门来合计之时,宋慈一直等在仁慈裘皮铺附近的街道上。
  辛铁柱守在宋慈身边,见宋慈长时间站在原地不动,道:“宋提刑,没事吧?”
  宋慈摇了摇头,道:“没事,我在等克庄回来。”
  辛铁柱这才想起,先前那个被唤作贾宝官的客人离开时,宋慈曾在刘克庄耳边低语了几句,刘克庄便急匆匆离开了,直到此刻还没回来。
  二人在仁慈裘皮铺附近等了许久,刘克庄的身影终于出现了,他步履甚急,行过盐桥而来。
  宋慈迎上前去,道:“克庄,怎样?”
  刘克庄匀了一口气,道:“我照你说的,一路跟着那个贾宝官,见他不是去什么柜坊,而是去了北面的折银解库。他抱着那件冬裘进了折银解库,过了好一阵才出来,先前的冬裘没了,人倒是欣喜若狂,随后便去了琼楼吃酒。”
  原来之前吴此仁带贾宝官去后堂取冬裘时,不但刘克庄看出有蹊跷,宋慈也看出了不对劲。但当时宋慈并未叫破,而是选择在贾宝官离开时,叫刘克庄偷偷跟去,看看这贾宝官究竟是不是取货的客人,是不是要回柜坊。
  “折银解库?”宋慈记得这四个字,先前吴此仁吩咐伙计去送冬裘,就是送给折银解库的邹员外。他神色一凝,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道:“走,去折银解库看看。”
  折银解库离得不远,往北行至观桥,桥西一处悬挂“解”字招牌的店铺便是。这解库又唤作质库,是以物质钱、典当东西的去处,小一些的解库,可以典当衣冠鞋帽、金银玉器,大一些的解库,连牛马之类的活物,甚至奴婢都能典当。这些解库大多奉行“值十当五”,客人所当之物会被压至半价,如期赎回,解库便赚取高额息钱,过期未取,所当之物便归解库所有,是以出入解库的,要么是走投无路之人,拿家当去换救命的钱,要么便是盗贼之流,将所得的赃物拿去换成钱财。这两类人前者没什么本事,后者见不得光,解库看准这一点,不但压低当物的价钱,有的还会店大欺客,故意将柜台建得很高,意为“高人一等”,还用铁栅栏圈起来,只留一个脑袋大小的圆洞,每当收进当物时,客人稍不注意,当值的便会将当物调包,以假乱真。客人若是发现了要争辩,解库养的一大批护院便会冒出来,一通拳脚招呼,将其赶出。
  宋慈、刘克庄和辛铁柱来到折银解库时,却见这家解库并未设置铁栅栏,柜台也非高人一等,当值的浓眉大眼,说起话来颇为客气,先言明自家解库不当活物,再问三人要当什么东西。宋慈向当值的表明身份,说有案子待查,想见一见邹员外。当值的脸上似有喜色,让三人稍等,自己则快步入解库厅通传。
  此时解库厅内,邹员外正抓起一件崭新的冬裘,上上下下看了两眼。这件冬裘毛色均匀,柔软顺滑,一看便是上品,但他还是把头一摇,随手将冬裘丢在了一边。桌上摆放着茶盏,盏中无热气升腾,可见茶水已冷,但他并不在意,拿起来便喝了一口。这时当值的进来通报,说外面来了三人要求见他。
  邹员外随口问道:“什么人?”
  当值的应道:“来人自称是前段时间破了好几起案子的宋提刑。”
  “宋提刑?当真是他?”邹员外忽地将茶盏一搁,脸上大有惊喜之色,“快快相请!”
  当值的立刻回到柜台,将宋慈、刘克庄和辛铁柱领入解库厅,与邹员外相见。
  邹员外仪表堂堂,穿着虽然富贵,却颇有几分威武,说起话来也有几分草莽味道:“你们哪位是宋提刑?”待宋慈表明身份后,他喜道:“你就是敢把韩治罪的宋提刑?”上下打量了宋慈一番,“竟然这等年少,想不到,想不到啊!”哈哈一笑,请宋慈等人坐了,吩咐当值的赶紧摆置热茶,观其言行举止,倒像是与宋慈十分熟络。
  当值的一边摆置茶盏,一边添上热茶,见宋慈等人似有异色,笑道:“我家员外虽然开的是解库,为人却是仗义疏财,最好打抱不平,一听说太师独子被治罪,那是拍案叫好,就恨自己没能去到当场,亲眼瞧上一瞧,对宋提刑那是整天挂在嘴边,就想与宋提刑见上一面。”
  宋慈听了这话,想到当值的提起韩时还要称之为“太师独子”,邹员外却是直呼其名,毫无避讳,其人性情之直爽,好恶之分明,由此可见一斑。刚刚坐下的他,当即站起身来,毕恭毕敬地向邹员外行了一礼。
  邹员外忙道:“宋提刑不用多礼,快快请坐。”
  宋慈坐下之时,看了一眼扔在一旁的冬裘,瞧其毛色和大小,应该就是此前吴此仁吩咐伙计送到折银解库的那件。他道:“今日冒昧打扰员外,是想向员外打听一些事。”
  “宋提刑想打听什么?”邹员外手一抬,“但说无妨。”
  “不知员外是否认识吴此仁?”
  “你是说仁慈裘皮铺的吴老二?我认识他。”邹员外抓起那件丢在一边的冬裘,“你瞧,这不就是他刚给我送来的裘皮?我又不爱穿这东西,他还每年往我这里送。”
  宋慈原以为这件冬裘是邹员外买下的,没想到是吴此仁奉送的,道:“吴此仁每年都给员外送裘皮?”
  “是啊,自打这吴老二开了裘皮铺,每年一到正月,便准时给我送一件裘皮来。今年我还当他不送了,结果还是送来了。”
  邹员外将冬裘丢给当值的:“拿去折了钱,与大伙儿一起分了。”
  当值的喜道:“多谢员外。”捧着冬裘,乐呵呵地去了。
  当值的一走,邹员外的身子稍稍前倾,道:“宋提刑,这吴老二是不是犯了什么事?”
  “员外为何这么问?”宋慈道。
  “你可是提刑官,来我这里定是为了查案,再说这吴老二本身就不干净,犯了事也不稀奇。”
  “吴此仁如何本身就不干净?”
  “不瞒宋提刑,我开设这解库,平日里少不了有客人来典当财物,除了那些等钱救急的人,还有什么样的人会来典当财物,想必不消我说,宋提刑也能明白。”邹员外慢慢说道,“这吴老二没开裘皮铺前,隔三岔五便来我这里典当财物,典当的大都是金银首饰、玉石宝器,每次换了钱就走,从不赎回。他一个穷小子,哪来这么多值钱货,不用想也能知道。几年下来,他从我这里换走了不少钱,就是用这些钱,他才开得起裘皮铺。”
  宋慈看着邹员外,不免有些诧异。解库常作为贼盗销赃的去处,各地官府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少插手查处,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但至于销赃的贼盗具体姓甚名谁,却是私密,任何一家解库都不会轻易对外泄露,否则往后的生意便很难做。然而邹员外不等宋慈问及,便如此轻易地将吴此仁典当各种值钱财物的事抖搂出来,就算邹员外对他多有仰慕,也应当不至于此。
  他道:“所以吴此仁每年送裘皮来,是希望员外替他保守秘密?”
  邹员外道:“这吴老二虽然没有明说,但料想他是这用意。”
  “那员外为何不替他保密,一见面便告诉了我?”宋慈没有掩饰心中疑虑,直接问出了口。
  “换了别人来问,哪怕是高官大员,我也未必会透露一二。”邹员外看着宋慈,“可你不一样。”
  “有何不一样?”
  邹员外没有立刻答话,而是朝刘克庄和辛铁柱看了看。
  “员外只管放心,这位刘克庄,这位辛铁柱,都不是外人。”宋慈道,“员外有什么话,直说就行。”
  邹员外此前一直只关心宋慈,这时听到刘克庄的名字,道:“原来你就是刘克庄。”
  刘克庄笑道:“我刘克庄就是个无名小辈,想不到邹员外也知道我。”
  “刘公子大名,我邹某人是闻之已久。”邹员外说道,“既是宋提刑与刘公子到来,那我还有什么好顾虑的。二位一定知道叶籁吧?就是前阵子名扬全城的大盗‘我来也’。”
  宋慈大感意外,与刘克庄对视了一眼,刘克庄同样面露讶异之色。
  “我岂能不知?”宋慈道,“叶籁兄为了助我破案,不避囹圄之祸,挺身做证,指认韩罪行,于我有大恩。”
  “不瞒二位,其实我也认识叶籁老弟,我知道他是大盗‘我来也’,只怕比二位更早。”邹员外道,“吴老二之流,充其量就是些偷鸡摸狗的毛贼,只有叶籁老弟这般劫富济贫行侠仗义之人,那才是真正的大盗。叶籁老弟盗来的钱,大可直接散给穷苦人家,但一些贵重的金银玉器,实在太过招眼,直接散出去,只怕会给那些穷苦人家惹来麻烦,是以他每次劫富之后,都会把这些金银玉器拿来我这里,换成钱后,再拿去济贫。”
  说起叶籁,邹员外一脸仰慕之色,继续道:“我在这折银解库坐地二十余年,见过的贼盗实在不少,新贼也好,惯偷也罢,不管是胆小如鼠之辈,还是穷凶极恶之徒,我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当初第一次见到叶籁老弟,我就看出他身有正气,不是凡俗之辈,这样的人物行偷盗之事,必定事出有因。他来过几次后,我发现他典当的一些金银玉器,竟是城中一些高官大户的失窃之物,这些高官大户都是被大盗‘我来也’所盗,那时我便知道他的身份了。后来他再来质钱,原本该值十当五的,我让当值的足额给他。如此一来二去,足额的次数多了,他终于难忍好奇,来问我原因。我说那些金银玉器都是接济穷苦人的,我可不能克扣穷苦人的钱财。他知道我已察觉他的身份,非但没有为难我,反而直爽地承认他便是‘我来也’。此后他每有义举,都来我这里质钱,我每次都足额付钱,还提前把钱分装入袋,方便他散与穷苦人家。”
  这番话一说出来,刘克庄顿生敬意,起身道:“原来邹员外曾助叶籁兄行此义举,请受刘克庄一拜!”
  邹员外拦住刘克庄,不让他下拜,道:“刘公子,你是叶籁老弟的故交,这可就见外了。”请刘克庄坐下后,他才接着道,“叶籁老弟最后一次来见我时,提到了刘公子,也提到了宋提刑。他说宋提刑以一人之力查案追凶,哪怕案情牵涉当朝权贵,哪怕遭遇各种阻碍,也没有丝毫遮掩退避,还说宋提刑为了救朋友,为了救众多素不相识的武学学子,宁愿自己受韩诬陷,揽下一切罪责,被官府打入牢狱。叶籁老弟说这世上少有他佩服之人,虽然与宋提刑只见了几面,却对宋提刑佩服至深,还说无论如何都要助宋提刑一臂之力。当时我还不知道他要做什么,直到第二天全城人都在谈论‘我来也’的真名是叶籁,我才知道他去了府衙,自认身份,为宋提刑做证。我只恨没能亲自去到当场,没能帮上叶籁老弟任何的忙。”说到这里,他直视着宋慈,“能让叶籁老弟佩服的人,我邹某人自然也佩服。宋提刑来查案,我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算只有一丝遮掩,那都是对不起叶籁老弟!”
  宋慈心中激荡,似有千言万语,但到了嘴边,只拱手道:“多谢员外!”
  “宋提刑想知道吴老二什么事,只管问来。”邹员外道,“我与他打过十多年的交道,也算知道他不少事。”
  宋慈问道:“我想知道,绍熙元年,吴此仁有没有来员外这里典当过东西?”
  “绍熙元年?”邹员外暗暗一算,说道,“这怕是有十多年了。”
  “是有十五年了,不知员外有无留存当年的收解账本?”宋慈知道时间久远,邹员外极大可能不记得,他只寄希望于折银解库保有当年的收解账本,能通过收解账本看一看吴此仁有没有来典当过东西,以及典当的东西是什么。吴此仁和吴大六怕被追究偷盗之罪,不肯承认当年在锦绣客舍中行窃,他终归需要自己找出证据来,于是想到偷来的东西必然要销赃,而销赃很可能会去解库,再加上吴此仁正好提到了折银解库,以及那个有些古怪的贾宝官也去了折银解库,他才想到来折银解库寻邹员外打听。
  “我这解库做的是赎买赎卖的营生,难免有人过了期限才想起赎回当物,来我这里追索,”邹员外道,“所以这白纸黑字的收解账本最为紧要,每一年的我都留着。”
  宋慈眼睛一亮,道:“可否让我看一看绍熙元年的收解账本?”
  “当然可以。”邹员外立刻唤入当值的,吩咐将绍熙元年的收解账本取来,交到了宋慈的手中。
  这册收解账本很厚,整个用油纸包裹起来,保存得很是完好,虽然纸张变得老旧泛黄,但没有虫蛀霉变,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宋慈一页页地翻看,账本上的字密密麻麻,绍熙元年每一日的收解记录,从谁人那里收取了什么当物,当物价值多少,有无赎回,到期后是否倒手卖出,卖去了何处,皆有写明,可谓是翔实有序,一目了然。这世上的解库,干的多是欺压当客的勾当,账册少不了各种涂改和缺失,然而邹员外开设折银解库,却把账册做得如此精细,既没有缺失任何一页,也不见一字涂改,可见在收解账本上没有任何造假,当真是世所罕见。宋慈翻看收解账本之时,心中对邹员外更增敬意。
  过不多时,宋慈翻到了三月和四月的收解记录,吴此仁的名字在字里行间出现了两次。按照账本所记,吴此仁前一次来折银解库,是在三月二十七,典当的是衣服鞋子,后一次是在四月初一,也就是禹秋兰遇害的次日,典当的是一枚玉扣平安符和一支银簪子。
  宋慈从韩絮处得知,母亲遇害当天,曾从韩淑那里获赠一枚极为贵重的平安符。他也记得父亲曾送给母亲一支银簪子,这支银簪子很可能是杀害母亲的凶器之一。这两样东西,案发后都不知所终,如今出现在吴此仁的典当记录中,可见当年吴此仁的确在锦绣客舍主守自盗,而当母亲遇害之时,吴此仁的同伙——他推想极大可能是吴大六——也的确藏身在行香子房中,目击了凶手行凶,事后极可能见财起意,将值钱的平安符和银簪子一并顺走了。
  宋慈想着这些,继续朝账本上看去,只见这两样当物都注明了过期未赎,被一个叫作“金学士”的人买走了。他将这一页账本示与邹员外,询问金学士是何人,又问这两样当物是否还能追回。
  邹员外看罢账本所录,道:“这位金学士,就是个倒卖金银古玩的本地商人,我也有多年未见此人,不过多找人问问,应该能寻得到他。至于这两样当物,金学士买去了,定还会倒卖给他人。这平安符是玉质的,按着买主一路追下去,或许还能寻到原物。银簪子嘛,到底是金银器物,又过了十多年之久,只怕早就熔了重铸他物,要想寻得原物,怕是有些难。”
  这两样当物如能寻回,与收解账本放在一起为证,便可证实吴此仁曾主守自盗,而且那支银簪子极可能是杀害禹秋兰的凶器之一,一旦寻得,对破案必有帮助。宋慈拱手道:“在下有一不情之请,还望员外能施以援手,帮忙追寻这两样当物的下落,尤其是那支银簪子。”
  “宋提刑,你是叶籁老弟的朋友,你但有所请,我邹某人都是在所不辞。”邹员外拍着胸脯答应下来,“只要这两样当物还在这世上,就算是天南海北,我也一定为你寻来。”
  说完,他立刻唤入当值的,吩咐多派人手,去寻金学士的下落。
  “多谢员外相助。”宋慈道,“无论是否追寻得回,在下都将感激万分!”
  邹员外摆手道:“追寻当物,不过些许小事,宋提刑不必言谢。”
  “我还有一事,想向员外打听。”宋慈道,“不知员外是否认识吴大六?”
  “吴大六?”邹员外摇头道,“不认识。”
  宋慈暗暗心想:看来当年吴大六只负责行窃,事后来折银解库销赃,都是由吴此仁出面。又问道:“那员外可识得一个叫贾宝官的人?”
  “贾宝官?”邹员外仍是摇头,“没听说过。”
  “这个贾宝官,片刻之前应该来过员外这里,典当过一件冬裘。”
  “宋提刑说的是贾福吧。”邹员外道,“此人就是个无赖,哪是什么宝官?他方才是来过我这里,典当的可不止冬裘,还有一堆金银珠玉。”
  “他典当了金银珠玉?”
  “这贾福鬼鬼祟祟的,把金银珠玉都裹在冬裘里,一起拿来典当,其中不少做工精细,都是上品。”
  “可否取来看看?”
  “宋提刑稍等,我这便去取来。”邹员外立刻去到解库后厅,亲自取来了一件包裹着金银珠玉的冬裘,搁在宋慈面前。
  宋慈对金银珠玉的了解,仅限于银器可用于验毒,若论金银珠玉的做工和价值,他是知之甚少,此前关于金箔的事,他都是询问刘克庄方可得知。刘克庄在这方面却是如数家珍,翻看了其中几样,道:“的确不是凡品,不似民间器物。”
  邹员外拇指一竖,道:“刘公子好眼力,这些金银珠玉确非凡品,只怕是达官贵族或宫中用度,才能有此品相。”
  宋慈看着这些金银珠玉,回想方才吴此仁和贾福见面时的场景,思忖了片刻。该问的都已问完,他向邹员外再次道谢,起身告辞。邹员外将他们三人一直送到解库门口,说追寻当物的事一旦有所进展,会立刻差人去太学告知。
  离开了折银解库,宋慈等三人往太学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