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们不觉停止了诵经,默然站起,工匠们则非常尴尬。无论是盗寇为窃取陪葬的宝货而损毁遗骸,还是有人恶意盗走遗骸以侮辱死者家人,女眷的遗体不知所踪,怎样都不是一件易于启齿的事。
王维眉头一拧。阿妍昨日去后在荐福寺停灵一夜,他亲自守灵,今日棺木运来辋谷,他也全程在旁陪着,难道……他脑中浮起一个狂悖的想法,又疑心自己只是因为一夜未眠而昏乱了。他惶然地抬起眸子,天色比方才更亮了,乳白的浓雾变得疏淡,云层后面透出浅浅的金光。
他走到棺木前,伸手推开了棺盖。
一缕日光破开云雾,直直地落在棺中,随即一道光柱变为无数道,又成为浑然一体的一整个晴天,雾霭散去,红日高悬。满山的草木仿佛蓦然间感到阳光的召唤,神采飞扬,勃然奋励。远处传来老农喜悦的交谈声,山里的野鼠恣肆地跑起来。
——棺中没有阿妍。
除了给她枕在颈下的那面瓷枕,棺中唯有一只紫罗香囊。
王维拾起那只香囊,握在手中。隔着陈旧的丝罗,坚硬圆润的三粒豆子硌痛他的掌心。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
这原不是一首喜悦的诗。秋来故枝又发,秋来故人何在?此物相思,因此他劝人休采,但即使不采,它自在枝头零落殆尽,那时又当如何?
他沉沉地笑了。
与他相熟的不空和尚走过来,合掌道:“天地日月,须弥山海,合会有离,生者必死。我本想劝檀越不必过于哀痛忧悲,但娘子平生颜容不改,逝后遗骸不见,想来娘子实为天人所现。”
“天人。”王维重复道。
“是。当年我师父说过,娘子的来处,不在这里。”不空的师父,是金刚智法师。
王维恍然:当年在慈恩寺,他曾请金刚智法师为阿妍解围。法师对阿妍说话的样子,的确……有些特异。
不空又道:“如今娘子缘尽归天,檀越合当欢喜才是。”
他以狮子国僧人身份而深得大唐皇室礼敬,终成一代名僧,自是颖悟卓绝,深知俗世人情。此言一出,在场僧俗皆觉在理,连工匠们也跟着一起称叹佛名。
王维抿了抿唇,忽然对不空说:“和尚请听。”
不空静心敛气,倾耳而听。山中有风拂草木的沙沙声,有水流的淙淙声,有农人挥锄、土块迸碎的声音,乱中蕴静,静而复动,王维想让他听的……是什么?
“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常有种种奇妙可爱杂色众鸟,所谓:鹅雁、鹙鹭、鸿鹤、孔雀、鹦鹉、羯罗频迦、命命鸟等。如是众鸟,昼夜六时恒共集会,出和雅声,随其类音宣扬妙法。”王维随口念诵,诵的是《阿弥陀经》中的一段话。
几只小黄鸟的歌声,细细碎碎地在枝头响着,为他的诵读配上乐曲。早春时它们歌喉犹涩,经过一春的学舌,嗓音婉丽,长短交织,斑驳如树枝间洒落的点点日光。
不空抬眉,王维念的是玄奘法师的译本。玄奘取经辛苦,九死一生,归来后译经近二十载,也甚为艰辛。但时下的文士们,多半还是偏爱后秦时鸠摩罗什的译本。
“时人偏好罗什,我意亦然。不过,梵语所谓‘耆婆耆婆迦’,一身二头之鸟,罗什译为‘共命鸟’,而玄奘法师译成‘命命鸟’。[2]此处,我更喜玄奘法师的手笔。”
不空熟知梵语,眸光微转,便即了然:“命命鸟一身二头,一雄一雌,雄鸟的命与雌鸟的命合在一处,才能成为命命鸟。两个‘命’字,缺一不可。”
“而她的命……与我的命,不在一处。”王维淡淡地总结道。
是年冬,王维上表,请舍辋川庄为寺院。
云泉间的庄园,成为僧人起居的精舍,幽篁里的琴音,转为日复一日的晚钟。
而王维独自住在长安,斋僧有时,谈玄有时,独坐有时,诵经有时。史思明降唐了,又叛唐了;安庆绪被杀了,史思明自立为帝了……这些事,离长安很远,离王维就更远。李辅国弄权,天家父子互相猜忌,上皇惨淡迁居西内,高力士流放巫州……京中的事,似乎也不与他相干。他的官阶越高,心绪就越淡漠。
上元元年,他转任尚书右丞。冬天,他见到道路上的冻馁百姓,请求将在中书舍人、给事中两任上分得的职田交还朝廷。皇帝拒绝了,他又请将其中一份职田交与施粥之所,以田中粮米煮粥施给百姓,“于国家不减数粒,在穷窘或得再生”。
他平淡而充实地度过所剩不多的岁月。
第二年的春天,王维上《责躬荐弟表》,请皇帝削去他的官职,换远在蜀州的弟弟王缙回京。
“年老力衰,心昏眼暗。久窃天官,每惭尸素。”他这样评价自己的才能。
“没于逆贼,不能杀生,负国偷生,以至今日。”他这样指责自己的品格。
“臣又逼近悬车,朝暮入地,阒然孤独,迥无子孙。弟之与臣,更相为命。两人又俱白首,一别恐隔黄泉。傥得同居,相视而没,泯灭之际,魂魄有依。伏乞尽削臣官,放归田里,赐臣散职,令归朝廷。”他这样述说自己的心境。
白首与黄泉,这两个词的对仗不算新奇,本不该有令人心悸的力量。但——他的目光掠过面前的银镜,镜中人满头霜雪,映着日光,竟有些刺目:黄泉,是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