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古言 > 冷王的穿越痞妃 > 第183章 她到底是什么人
  历况冶问两名牢头,“那两人此时在做什么?”
  牢头回答道,“禀王爷,小人午时去给他们送饭时两人还蒙着被子睡得正香,叫了也不醒,恐怕是昨晚那个的太狠,累着了,这会儿估计早醒了吧!”
  不知为什么历况冶总有种不好的预感,越过跪在地上的两名牢头疾步向内走去。等到了关押王齐珂的牢门前看到放在地上分毫未动的饭菜和还躺在被子底下只露出部分头发一动不动的两人,历况冶心中的那种不安感越来越重了,此时就连戈五也察觉到的异样。
  “来人,将牢门打开!”历况冶大声喝道。
  之前因历况冶没让起身,那两名牢头一直跪在地上也不敢起来,此时听到历况冶凌厉的喝声连忙一骨碌爬起来以最快速度冲到了牢门前手忙脚乱的取了钥匙打开大锁。
  门才开了一半历况冶便迫不及待的进了牢房,随后一声不吭的盯着那被子看了足足有二十息的功夫。在历况冶一声不响的盯着被子看的同时戈五和两名牢头也一声不响地盯着那被子看。两牢头没看出什么来,历况冶和戈五却看明白了:这么长时间被子底下的那两人根本没有呼吸。
  “王爷?”戈五抬头看着历况冶。
  “掀开。”
  “是。”戈五一把掀开被子,当众人看到被子底下套着假发的那两个草人时都瞪大了眼睛。特别是两名牢头一下子软倒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王爷饶命啊!小人真不知他们是什么时候逃跑的,……可这牢门的锁明明锁的好好的呀!”
  历况冶一把抓起草人头上的假发,冷笑道,“果然好本事啊!连假发都备好了,看来是早有预谋。戈五,立刻传本王的命令封闭城门全城搜捕他们两个。拿上他俩的画像立即仔细询问今日的城门守卫确定他们是否已出城,同时马上向从王庭到邺瓦城这一路上所有的关卡,村庄发放他们两个的通缉文书和画像。”
  “遵命。”戈五立即领命出去执行历况冶连下的三道急令。
  历况冶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两名牢头道,“犯人逃跑虽然与你们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你们玩忽懈怠,未能及时发现异样,延误了时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将这两人拖出去各打五十大板!”
  “来人,将这两人拉出去各打五十大板!”
  虽然五十大板下去不死也去掉大半条命了,不过总比杀头好。两名牢头对着陈云靖连连磕头,“多谢王爷不杀之恩……”
  直到两名牢头被人拖出去,外面隐隐约约传来打板子的声音和牢头的叫喊声,再到一切又恢复平静,历况冶始终静静地站在牢房内。脑海中却是思绪翻腾,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奔腾翻滚不息:一会儿闪现的是风青那张明媚的笑脸,一会儿是他想象出来的肖融安的残瘫之状和纪权的死状,随后又回到眼前这个空空的牢房,心中不停的自问:她到底是什么人?直到有侍卫来禀报说陛下宣他去金帐,才抬脚出了牢房的门。
  历况冶到了金帐看到除了皇帝历况达还有历况璇也在,“臣弟见过皇兄!”
  历况达抬手道,“不必多礼。”
  历况璇走到历况冶面前行礼,“阿璇见过王兄。”
  历况冶伸手扶起历况璇问道,“阿璇怎么在这儿?”
  历况璇嘟着嘴道,“阿璇不是听说王兄回来了嘛,结果跑去你的王帐却没有看到人,以为您来皇兄这儿了,我就过来了。”
  历况达道,“都别站着了,坐下吧,阿冶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就让人给跑了,难道监牢中混进了西宋国的奸细?”
  历况冶眼底一道幽光眸光一闪而过,说道,“倒不一定是出了奸细,恐怕问题出在王齐珂身边的那名女子身上。”
  “王齐珂身边的女子?就是与他一道被抓的那名女侍卫?一名小小女侍卫竟然有此能耐?”历况达不可置信地问道。
  历况冶无奈笑道,“如臣弟所料不假,那女子可不是什么侍卫,应该是西宋皇帝去年新封的和乐郡主。”
  历况达不解,“一个郡主跑到前线来干什么?”
  历况冶道,“臣弟虽不知这个和乐郡主为什么跑到前线来,也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人,但这人肯定不简单。”
  历况达:“哦?”
  历况冶继续说道,“据臣弟刚刚接到的密信得知这个和乐郡主曾经出现在西宋的东南军中,而且也曾被肖融安抓住过,不过后来又被她逃了,密信中说最后这个和乐郡主不但没被肖融安找到,但肖融安和纪权却不知怎么地一个残瘫了一个死了。臣弟怀疑这两人的遭遇会不会与这个和乐郡主有关。”
  历况达越加讶异了,“这么说她是从东南境又跑到北境了?你是说有可能是她杀了纪权,伤了肖融安?肖融安抓了她定然也是重兵看守,却被她逃了,如今在我北苍月牢中又不见了,难道她有飞天遁地之能不成?”
  历况冶摇摇头,“臣弟也说不清,不过臣弟已经下令全城搜捕,到底是不是她,是否真有神能应该不久便会有消息。”
  在历况达、历况冶在金帐中等消息的同时,在前往王庭路上的陈云靖和陈海已经连赶了两天路,眼见天色已黑,陈海对陈云靖道,“王爷,从处此到王庭就剩一日路程了,我们找户人家歇歇脚顺便也好打听打听郡主和小侯爷的消息。”
  陈云靖想了想道,“也好,此地离王庭不算太远说不定真能得到一些青儿他们的消息。”
  商量定后两人选了一户看起来不是很起眼的中等人家。陈海上前敲门,出来开门的是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丈。
  那老丈看到门口站着两名陌生的青年男子,其中一名眼睛上还蒙着一块黑纱,有些害怕的惶惶问道,“两位壮士有何事啊?”
  陈海露出亲切的笑容,“老伯,我与我家兄长是前往王庭求医问药的,如今天黑了,想在您家借宿一晚,能否行个方便?”说完从怀里摸出五两银子塞进老伯手中。
  那老丈原是想拒绝的,不过看到手中的银两又犹豫了,五两银子可是他家半年的收入啊,只借宿一晚就能赚这么多钱可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但这名老丈也算是谨慎之人,总得问清楚他们的来历,万一是劫匪大盗什么的,哪怕是再多的钱他也不敢赚,“你们是哪里人士?你兄长的眼睛是怎么回事?”
  陈海道,“我们住在离这里三百里外的达桑村,我与兄长原本都是戈五将军军队里的兵士,因我兄长在战场上眼睛受了伤,就提前退伍了。我觉得兄长年纪轻轻的就……实在不甘心,想着也许王庭那儿有好的大夫能医治我兄长的眼睛,所以就来了。”
  老丈一听说是退伍的军士,还是因为打仗伤了眼睛,立马生了悲悯之心,“两位快请进,你们还没吃饭吧?我让我家那老婆子给你们弄些吃的去。”说完转身往后院走去,嘴里喊着,“老婆子,咱家来客人了,快去弄些吃的来!”
  陈云靖与陈海进屋环视了一圈,屋子用石头与泥巴混合砌成,不算大却收拾得挺干净,隔成了三小间。两人在屋中一张小桌旁边的矮凳上坐下,不一会老丈就与一名同样花白头发的老妪端着一盘馍馍和一锅羊肉汤过来。
  老丈将吃食放到桌子上道,“这羊是今日新杀的,两位喝些羊汤暖暖身祛祛乏。”
  陈云靖与陈海一同道谢,“多谢老伯,大娘。”
  老妪给他俩各盛了一碗羊汤,看着陈云靖蒙着黑纱的眼睛同情的问道,“听我家老头子说壮士的这双眼睛是在打仗时伤的?真是可怜啊!可是一点都看不见了?”
  陈云靖道,“隐隐约约还能看见点光,所以想着也许还有希望,就想去王庭碰碰运气。”
  老妪连连点头,“对,王庭住的多是达官贵人,那儿的大夫肯定水平也高,说不定真能医好壮士的眼睛。”
  陈云靖道,“托大娘吉言。”
  老妪看着陈云靖道,“老婆子我看这位壮士气度不凡,原来在军中不会还是个什么将军吧?”
  陈海回答道,“大娘好眼力,我兄长原来在军中都已经做到校尉了,底下管着三百多号人呢,可惜受了伤什么都没有了!”
  老丈安慰道,“虽说受了伤,但只要命还在,以后说不定还会有别的机遇也说不定。”
  陈云靖道,“老伯说的是,比起那些死在战场上的兄弟,我这已经算很幸运了。唉,老伯,这家里就你和大娘两人吗?”
  老丈笑着说道,“可不止呢,我大女儿前年出嫁的,就嫁在隔壁的村子,离这儿不到十里地,隔三差五的常会回来看看,小儿子今年刚成亲,今天是陪着媳妇回娘家去了。”
  陈海道,“老伯,大娘好福气啊!儿女双全。”
  说起儿女老两口也是一脸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