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心跃在受伤后,第一时间打车去了医院,x光片洗出来,肱骨关节粉碎性骨折,并伴随韧带重度撕裂。
当时杨心跃的手肘已经完全肿大,涨得通红发亮,足有左臂的两倍大,疼得她全身颤抖。她在爸妈和教练的陪同下,立即转院去了市里最好的运动医学科,在那里接受了手术。
可惜她受伤太过严重,即使那位医生已经是全燕京市最优秀的运动医学专家,可他也无法让杨心跃百分之百的康复。
作为一个右手持剑的击剑运动员,手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杨心跃在躺上手术台的那一刻就清楚的知道,恐怕她此生再也无法走上赛场了。
之后的两个月,杨心跃先是忙于痛苦的复健,紧接着爸妈陪她辗转沪市粤市的运动医学科,她的教练甚至求了老朋友,把国家队的队医请过来给她看手臂——但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杨心跃的身体状况,无法再支持高强度的体育比赛。
“怎么会呢?!!”一手把她培养起来的教练完全无法接受这个噩耗,他绝望地拽着医生的袖子,恳求他再仔细检查一遍,“不行啊医生,她不能失去花剑啊!她是我见过的最有天赋也是最努力的选手,她下个月就要进国青队了!!她可以去拿国家冠军,去拿国际比赛冠军——她不能在这里就停下了啊!!”
可惜,杨心跃最终还是在那条路上停下了。
杨心跃是个天性乐观的姑娘,她的眼泪很少。
但那次她哭了。
她没让任何人看见。白天的时候她笑着安慰爸妈、安慰队友、安慰教练,等到了晚上,所有人都离开了,护士也查完房了,她便把被子一蒙,在黑暗里失声痛哭。
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哭到身体里的所有水分都流干了,枕巾湿了两条。
等到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后,她迎着朝阳一笑,还是那个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的杨心跃。
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杨爸爸杨妈妈一直陪在她身边,从复健到问诊到转学,一件件事情压下来,占据了他们的心神——于是他们自然错过了,那段时间闹得轰轰烈烈的“寻找supergirl”的寻人报道。
王记者对一年半之前的这新闻热点记忆尤新,当时,他代表《燕京晚报》采访了当事人一家。当事人搂着孩子,在相机前连连鞠躬,她对帮了大忙的杨心跃念念不忘,想要好好谢谢她。
可惜,那个牺牲自己的手臂救下小baby的神秘姑娘,却一直没有现身。
谁能想到……在一年半之后,这位热心的姑娘又一次挺身而出,英勇无敌的拿下了一群流窜来本市的犯罪团伙呢?!
王记者的这篇报道写的很有深度,没有流于表面。
他运用了新闻写作中的“华尔街日报体”,这种文体一般常见于深度报道。它并非是冷冰冰的分析,它更像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故事,极显人情味。
开头部分从一年半之前的那场惊险救援切入,写杨心跃当时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再从这个小情节推展开来,逐渐论及今日的英勇行为,最后又扩展到她的日常生活。
整篇报道塑造出了杨心跃活泼、无畏、健康向上的个人形象,并且着重赞扬了她的两次见义勇为行为。
不仅如此,在写作这篇新闻时,王记者走访了杨心跃身边的很多人,不光是她的亲人朋友教练同学,甚至还去采访了当时为她动手术的医学专家,和那位与她无缘的国青队主教练!
杨心跃看着报纸上白纸黑字登出的对她的种种赞扬,羞得脸要爆炸了。
“这是我吗?”她喃喃,“我有这么好吗?”
“你当然有这么好。”钟可斩钉截铁地答,“我早就说过,你比别人都勇敢,当然要获得更多的掌声。”
※
为了保护隐私,王记者的这篇深度报道用了化名,可是熟悉杨心跃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故事的主人公是她。
袁筱第一时间给她打来电话,问她有没有受伤。缪斯斯让家里人送来几盒昂贵的补品,说是给她压惊。
至于白芊,那就更夸张了——她踏进教室时,发现黑板上居然挂着一条红条幅,(稳稳压过“距离高考还有xx天”的那一条),上面写着一行大字:“恭喜杨小姐喜提头条!”
戴麒麟浑水摸鱼,拿了几张白纸让她签名,打算囤一段时间,以后卖她的签名卡。
就连小方哥哥都打趣她,说她现在成了名人啦。
杨心跃:“……”
杨心跃哪里想过,一篇普普通通的采访居然能写出这样的花来,要是早知道会引发这样的连锁效应,她说什么都不要出这个风头呢。
※
中午休息时,杨心跃的电话响了,屏幕上,“王记者”三个字闪闪发亮。
杨心跃本来不想接,但是在钟可的劝说下,还是别别扭扭的把电话接通了。
“喂,王叔叔好。”她蔫蔫地说。
“杨同学,现在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王记者声如洪钟,透着一股发自肺腑的开心。他那篇深度报道见报后,在社会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领导点名表扬了他,甚至有意提拔他去“跑线”!他盼了这么久,终于盼到了这个晋升机会。
与他相比,杨心跃颇有些心不在焉。
她把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手下还没完成的试卷上。
“什么好消息?”
“刚刚政府那边的负责人联系我,鉴于你两次见义勇为的杰出贡献,他们决定给你颁发一枚‘见义勇为奖章’!!”
“……”
“不仅有证书、奖杯,还会有肆万元的现金奖励!”王记者越说越开心,“回头你把你的具体领奖信息告诉我,我上报给他们,你过阵子就能领了!”
“不用了,谢谢您。”杨心跃出声打断了他,她把手机从左肩换到了右肩,手下写卷子的速度不减,“我做的事情并不伟大,我想每个人处在我当时的环境,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我和大家相比,只是身体素质好一些而已。不管是曾经的花剑选手,还是现在的应届考生,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获得的表扬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其他了。”
王记者一愣,没想到她会这么说。“可是……”
“真的不用了,谢谢您。”杨心跃诚心实意地说,“谢谢您写了这篇报道,让我收获了这么多鲜花和掌声。我已经很满足了,麻烦您帮我回绝那个奖章吧。”
“……”王记者沉默了一会儿,惊叹于这个十八岁小姑娘的成熟,“既然你确定不要这个奖章了,那好,我一会儿就打电话和他们说。”
挂下电话,杨心跃把手机扔到一边,继续埋头苦算。
一模就要来了,她心里没底,拿着上次月考成绩算了又算,怎么算她都离燕京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都差了十多分。
钟可坐在她旁边的位置上,把她打电话时说的内容一个字不落的全听到了。
他问:“刚刚是王叔叔的电话?我听你说到奖章,什么奖章?”
杨心跃翻了个漂亮的小白眼,笔尖在草稿纸上划拉着:“说是什么‘见义勇为奖章’,还说有四万块钱奖金。我现在哪有什么时间去领奖章呀,就让他帮我回绝了。”
钟可:“……”
男孩手一抖,手里的水杯直接摔在桌上,咖啡转眼间就浸透了桌上的试卷。
杨心跃吱哇乱叫,忙起身去拿纸巾,结果她的手刚一伸出去,就被钟可死死攥住了。
杨心跃心里发慌,想挣开他的手,又有些舍不得。
她哼了哼,没注意到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欲拒还迎的:“你这是干嘛啊?”
可是钟可的回答却是风马牛不相及。
“心跃!”他说,“那个奖章你必须拿!”
“……啊?”
“你是不是根本没看过高考的特殊加分条例?——‘见义勇为奖章’可以加20分啊!!!!!!”
“……????!!!!”
作者有话要说:
唔,其实杨心跃接人的这个设定,也是取材于一个新闻报道。
两三年前吧,一位女士在经过某居民楼时,看到有小孩从阳台摔下,立即冲上去接住了孩子。最后孩子没受伤,女士两只胳臂粉碎性骨折。
粉碎性骨折经过治疗是能长好的,就是长起来很难,而且再也不能提重物了。
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希望大家沉着发挥,一切顺利!
第67章
差点就要白白扔掉二十分的杨心跃, 慌里慌张地给王记者打了电话, 说自己想要这个奖。
王记者挺好奇的, 明明刚刚她还一副“不求名利”的样子,怎么转眼就改想法了?
杨心跃大大方方地承认:“我听说有了这枚奖章, 高考能加20分呢。”
“……你倒是实诚。”王记者笑了,“你这电话来的及时,要是再晚一分钟, 我的电话就要拨出去了。”
杨心跃在电话这边,一个劲儿的傻乐。
“对了,我记得再过不久, 就是燕京大学体育新闻系的提前招生面试,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杨心跃答:“准备的挺好的!”
燕京大学的体育新闻系是今年新开设的专业, 属于体育学院和新闻学院合作办学, 励在培养体育新闻方向的专业人才。燕京大学提前发布了面试公告, 报考体育新闻系的学生会与播音主持系的学生一起面试,但播音主持系算是艺术生, 而体育新闻系不是。
因为是一个全新的专业, 此前也没有面试题样本,考生们并不清楚面试内容。
但顾名思义, 总归是和体育、新闻两个方向有关。杨心跃借来了其他大学体新专业的大一教科书翻了翻,花时间背了新闻定义,体育方面的问题她倒是不愁:她热爱体育运动, 除了击剑以外,也对国内其他热门体育赛事有了解, 足球、篮球游泳、乒乓等等项目她都有所涉猎。
王记者听她回答的这么自信,也很为她开心:“杨同学,其实刚刚我体育新闻部的同事找到我,跟我说了一个很好的消息。这个消息,和你有关。”
“什么消息?”
“你现在是坐着吗?”
“啊?是啊。”杨心跃茫然。
“那好,你坐稳了——”
……
在杨心跃打电话的时候,钟可一直安安静静的坐在旁边,等候着她。女孩打电话的时候,表情非常多变,用“眉飞色舞”来形容都不为过。
她有一双极为灵动的眼睛,若是长久的注视着它们,便会不自觉得被她眼里那异彩纷呈的光芒所吸引。圆圆的眼睛上是一对颇为英气的眉毛,向上高高挑着,如她性格一样直来直去。
而现在,那双漂亮的大眼睛与灵活的眉毛正在上演一出“好戏”:它们时而聚在一起,茫然、无措;时而夸张地散开,带着不可置信的惊喜。
她完全丧失了语言能力,但是仅凭她一秒钟一变的表情,钟可也能猜到,电话那头的王记者一定说了什么好消息。
杨心跃呆呆挂了电话,先是盯着手机看了一会儿,又转过头,直直地望着钟可。
钟可知道她现在心情激动,静静地等她开口。
“心跃,你别激动,慢慢说……”
可是杨心跃慢不下来了。
她忽然伸开双臂窜了过去,出乎意料地扎进钟可怀里,紧紧搂住了他的身体。
杨心跃身上自带的水果体香又一次包围住了他。春□□衫渐薄,两人身上的体温交融,女孩柔软的身体与他硬邦邦的胸膛碰撞,瞬间撞软了少年的心。
钟可脑袋里轰然一炸,下意识的抬起手臂想要环住她,然而还未等他享受够这“投怀送抱”的滋味,杨心跃已然松开双手,又蹦回了原本的位置。
钟可:“……”
杨心跃顾不得注意他脸上的失落,兴奋的同他分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钟可,王叔叔那篇报道里不是写了我的目标院校是京大体新系吗?刚刚王叔叔说,京大体新系的教授托他给我带话,说……说很期待在面试上见到我!!!”